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 显示/隐藏图片
1. 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远源、次生油气藏成藏过程及主控因素
麻伟娇, 卫延召, 李霞, 陶士振, 李勇广, 赵铮亚
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   2018, 54 (6): 1195-1204.   DOI: 10.13209/j.0479-8023.2018.073
摘要925)   HTML    PDF(pc) (3206KB)(192)    收藏

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侏罗?白垩系油气储集层中烃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、地层埋藏史?热演化史、成藏期构造、已知油藏和地球化学运移指标, 探讨油气成藏期次、有效输导体系、运聚过程和圈闭遮挡条件, 进一步揭示腹部地区中浅层远源、次生油气藏的动态成藏过程。结果表明, 侏罗?白垩系存在两期成藏, 分别为白垩纪形成的原生油气藏和古近纪末至今形成的次生油气藏, 两类油气藏在腹部地区均广泛分布。断裂?砂体?区域不整合面对远源、次生油气藏的动态运聚起着立体输导作用。原生油气藏的形成受成藏期古构造的影响, 后期的古构造变形使得原生油气藏发生破坏调整, 油气向北运移, 遇到遮挡形成次生油气藏。油气在运移路径上的遮挡条件决定着油气藏类型, 目前在腹部地区发现的油气藏主要为平缓背斜油气藏、断块油气藏和岩性地层油气藏。

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 | 评论0